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马上评|预制菜抢占外卖和堂食,消费者有得选吗?!

马上评|预制菜抢占外卖和堂食,消费者有得选吗?

时间:2025-07-06 01:43:58 来源:骨肉未寒网 作者:综合 阅读:729次

这波预制菜引发的马上关注热潮还没消退。媒体调查发现,评预虽然使用预制菜在饮食行业已很常见,制菜但尚无哪家餐厅在消费者就餐前主动告知。抢占而以目前的外卖预制菜行业水平,消费者很难自行判断菜肴是和堂不是预制菜加热的。

不知不觉,食消预制菜正在逐渐抢占外卖和堂食。马上有研究报告显示,评预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B端与C端比例大概为8:2,制菜餐馆等商家仍旧占预制菜的抢占消费大头。另一个广泛应用预制菜的外卖场景就是外卖。也就是和堂说,80%的食消预制菜最终还是要从堂食和外卖流入消费者口中。

巧合的马上是,8月2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文中也提到: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

这当然不是说预制菜有什么质量问题,消费者更在意的,还是吃了预制菜而不知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如果消费者不想吃预制菜,却因为餐厅没有告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实际上就违背了消费者的真实意愿,商家就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可问题是,执行起来往往不乐观。就像2015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的明厨亮灶工作,到现在真正落实的餐饮店并不太多。消费者更在乎的是吃到嘴的饭菜是不是安全、美味,很少有人特别注意餐馆是不是明厨亮灶。

具体到预制菜,情况可能更复杂。比如预制菜也分几种情况,一种是餐厅从别的供应商那里购买预制菜,简单加热之后就端上桌;但也不排除有餐厅会对预制菜进行再加工,做成新口味的菜上桌,那这时候这道“新菜”还算不算预制菜呢?

另一种情况,是餐厅为了应对高峰时段大客流,提前将菜品预备着,消费者点单时再简单加热处理后推出。这种餐厅自做的预制菜和现做的可能差别很小,如果也要告知消费者的话,要具体到告知多长时间内制作的程度吗?

另外,如果消费者要维权维权,也存在着举证困难:除非拍到照片或视频,要怎么证明餐厅提供的菜肴是预制菜呢?

可见,即便如律师等专业人士所建议的,出台预制菜提前告知制度,虽然确实可以更有力保障消费者权益,但也可能面对监督难题。除非消费者或监管部门,一道菜一道菜地盯着餐馆现做,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消费者希望知道菜品真实情况、可以更自主选择是“非分要求”。如果行业协会倡导餐饮企业,都在菜单中标注哪些是预制菜,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业惯例,大家也都会乐见其成。

只不过鉴于目前还存在的一些模糊性,可能不宜直接变成强制标准,否则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摩擦。比如,如果消费者和餐饮店对预制菜的定义不一样,就很容易引发消费纠纷。

就现阶段来说,监管的重点还是在于管好食品安全的底线。预制菜的问题,更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来逐步解决。有些消费者担心餐馆的“大菜”也会慢慢变成预制菜的天下,但要看到,餐饮行业是竞争充分且激烈的领域,这种可能性并不高。

一些小餐馆使用预制菜还可以理解,因为要追求效率。对于一家大餐馆来说,其目标消费者多是追求口味品质的,“大菜”往往都是店里的招牌,很难想象他们会热衷于用预制菜,因为用了就意味着丢了核心竞争力,这样的餐馆怎么可能走远呢?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将自己虚拟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带你进入元宇宙逛展
  • 市场持续回血 但踏空似乎比下跌更痛苦
  • 国家卫健委:目前全国疫情总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
  • 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 美元指数跌幅扩大至0.45%
  • 美国科技大厂接连裁员,不香了?特斯拉削减10%岗位
  • 哈萨克斯坦今日修宪公投,托卡耶夫能否破局?
  • 研究黑天鹅策略的基金经理:关注“史上最大的信贷泡沫”是否会破灭
推荐内容
  • 越南股市亚洲最惨!大批越南散户“倒下”之际 外资却打算抄底?
  • 北京:高考期间,部分线路公交车将分时段对考点周边站点甩站绕行
  • 因入济返济未按规定提前三天报备,多人被济宁警方行政处罚
  • 油价冲破120美元!拜登暗示增产量不够,机构预测或升至130美元
  • 元宇宙加速数字技术赋能实体产业
  • 首份锂矿股中报预告出炉:雅化集团上半年净利21.2至23.7亿 二季度环比至多增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