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两会看2023年金融工作重点
陈露 见习记者 余嘉琦
随着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从地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年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融工做好金融改革化险等成为多地2023年金融工作重点。作重也有地方提出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从地发展特色金融等方面的年金相关工作目标。
业内人士认为,融工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作重在坚持商业可持续和风险总体可控的从地情况下,适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年金适度调整信贷制度与流程等,融工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作重
降低融资成本
在各地的从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一大热词,年金支持小微企业、融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是重点。
黑龙江省提出,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发展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深入推进“银税互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精准支持小微、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山西省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发展普惠金融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领域,部分省份定下具体的贷款目标。
浙江省提出,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确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2500亿元以上,政府性融资担保支农支小余额1650亿元以上,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云南省提出力争普惠小微贷款增长30%以上。
对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运用也是亮点之一。山西省表示,用好用足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有利政策,着力破解项目融资难题。浙江省提出,积极争取、用好国家政策,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占全国份额6%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占全国份额8%以上。
首席经济学家赵伟预计,2023年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新增贷款或可放量。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在坚持商业可持续和风险总体可控的情况下,适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适度调整信贷制度与流程,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加大对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纾困解难力度。
推进农信社改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同样备受关注。2022年以来,浙江、河南、辽宁等多地农信社改革加速。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地提出将继续深入推进农信社改革化险,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河南省表示,做好中原银行改革重组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完成河南农商联合银行组建,抓好4家村镇银行后续风险处置。辽宁省提出,加快推进城商行“一城一策”改革,全面实施农信系统整体改革,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山西省提出,做好金融改革化险。深入推进农信社改革化险。完善穿透式监管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2023年农信社改革是重点,通过深化农信社改革,有助于提升农信社服务能力。
对于与金融密切相关的房地产问题,部分省份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予以回应。河南省提出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贵州省提出实施“一楼一策”分类化解房地产风险隐患。
推进改革创新
有部分地方结合当地特色,提出金融工作的相关发展目标,包括促进对外开放、发展特色金融等内容,推进改革创新。
上海市提出,2023年将持续推动“五个中心”功能升级。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2023年上海将强化国际金融中心资源配置能力,深化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加快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推进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改革创新。
天津市提出,高标准筹划建设和中央商务区。在和平区、河西区相关区域筹建金融街,着力发展科创金融、产业金融、数字金融、航运金融等特色金融。举办“五大道”金融论坛。在和平区、河西区相关区域筹建中央商务区,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建立健全金融街、中央商务区建设管理运营体制机制、专业化服务招商体系和支持政策,培育专业、标志性特色楼宇。
(责任编辑:综合)
- ·中信证券:维持蒙牛乳业买入评级 目标价40港元
- ·2022的新一线城市为什么是它们?
- ·农业农村部:打通农机跨区转运、进村下田堵点,力争一个月内实现3.3亿余亩小麦归仓
- ·又一家房企将退市,老牌房企绿景控股连续亏损,频繁跨界转型未现成效
- ·央行、银保监会: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当地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 ·新任四川省委常委陈炜已任省委秘书长
- ·市场监管总局:加强对信息保护、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标准与合格评定研究
- ·60秒上演“天地板”!近端次新阳光乳业折戟十连板,知名游资大举抛货
- ·瓦伦西亚两球击溃卡塔尔,“东道主首战不败”定律被终结
- ·乡村建设为什么重要?需要哪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