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金融数据改善超预期 资本市场影响几何!

金融数据改善超预期 资本市场影响几何

时间:2025-07-06 02:52:52 来源:骨肉未寒网 作者:焦点 阅读:552次

本报记者 张弛

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日前“出炉”,金融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数据新增社融5.17万亿元,改善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1.4%,超预场影三项数据均超市场预期,期资同时信贷结构明显好转,本市被视作为下半年经济较快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响何

金融数据是金融经济运行态势的前瞻指标,资本市场向来是数据预期先行。7月12日,改善A股市场继续调整趋势,超预场影主要指数均出现不同幅度下跌;7月13日,期资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本市截至午间收盘悉数收涨,响何其中创业板指涨幅1.14%。金融

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近期大盘持续回调,主要是对前期市场上涨的修正,属于正常调整,并没有改变A股市场趋势。上半年净投放现金5186亿元,M2增速保持在11%以上,均将有力支持资本市场走强及实体经济回暖。随着33条稳经济政策落地,预计下半年经济面会出现稳步复苏。

此外,作为6月社融超预期反弹的主要拉动项,专项债发行接近尾声,下半年社融数据修复是否具备可持续性也受到市场关注。多份券商研报分析表示,这一方面取决于下半年信贷能否“接棒”拉动社融高增;另一方面,在基建投资不断加码的背景下,不排除追加年内新增专项债额度的可能性。需要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的基调以及8月人大常委会的相关表态。

专项债成主要拉动项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5.17万亿元,同比多增1.4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3.06万亿元,同比多增7409亿元,主要原因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政府债券净融资达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676亿元,是主要拉动项。

“信贷和政府债券本就是社融的主要部分,近期政策围绕信贷进行部署,叠加专项债发行加快,自然成为6月社融增长的主力。”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截至6月末,年内新增专项债已发行3.41万亿元,完成下达限额的93.43%。

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人民币贷款多增,主要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企业生产活动迅速恢复,相应挤压的需求也在释放;地方专项债大幅增加,与财政部要求的6月份基本发完专项债全年限额有关,其目的是为了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日形成实物工作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政府债券在6月金融数据明显反弹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目前专项债发行已基本完毕,下半年社融数据能否继续高增,基建投资又该如何发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国务院要求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说明在接下来两个月内,专项债资金下发还将为基建投资助力。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将在下半年成为基建投资的重要支撑,甚至可以更大程度地撬动市场资金,固定资产投资也将有显著提升。”在明明看来,考虑到今年财政平衡的压力,不排除8月人大常委会修改预算,追加年内新增专项债额度的可能性。若追加年内的专项债额度,能够对四季度财政和基建予以更好的支持,下半年社融增速的走势也会更加平稳。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去年提前下达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已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专项债额度也将在9月底前发行完毕,后续仍将加快专项债发行和财政支出进度,促进有效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与信贷和政府债券大幅冲高不同,新增社融中6月企业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分别同比少增1432亿元、368亿元。在明明看来,同过去几年同期相比,6月企业债券融资、股票融资降幅不大,属于正常波动。

“债券融资方面,由于国内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让利,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支持,推动部分企业将负债重点转向信贷融资。”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股票融资与股指走势相关性较强,6月股票融资同比少增,主要是去年同期大盘表现强劲,股票融资基数高,环比来看,6月股票融资已较5月明显反弹。

A股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6月信贷与社融表现继续超预期引发市场对股市、债市“拐点”到来的猜测。事实上,在金融数据公布之前,近期国内主要经济指标均已出现明显环比好转,稳增长各项政策密集落地支撑经济快速修复,同时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投资者信心显著恢复,A股市场逐步回暖。

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自5月以来分别上涨11.72%、17.71%、21.82%。同时,继北向资金5月、6月分别净买入168.67亿元、729.6亿元之后,截至上周末(7月8日)本月北向资金仍保持净流入态势。国际金融协会(IIF)近日表示,6月A股市场获91亿美元外资流入,国际投资者6月逆势增持A股,与其他新兴市场的情况形成反差。

7月11日金融数据公布后,截至记者发稿前,A股延续震荡走势。在李宗光看来,金融数据修复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对于延续经济复苏的势头至关重要,也有利于提振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但资本市场的节奏和经济周期走势不完全一致,资本市场普遍更快地提前反映基本面的拐点。4月27日以来,A股已走出一波独立行情,基本预期了经济基本面、政策面和疫情防控的反转。

杨德龙也表示,影响A股市场的利空因素正在边际改善,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这些或支撑A股市场中长期反弹走势。

“随着我国经济基本面逐渐向好,A股市场的反弹过程已经开启,不过,随着宽信用发力,股市或出现阶段性调整的压力。待实体债务结构进一步改善,经济复苏斜率如预期抬升,有望驱动A股估值持续回升。”明明说。

在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不变的背景下,未来债市走向如何同样值得关注。在周茂华看来,经济稳步复苏,宽信用对债市有一定压力,但人民银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制约利率上行,预计债券利率区间震荡。同时,随着企业盈利改善,或利好部分信用债表现。

明明认为,在疫情防控不发生超预期风险的前提下,短期内,利率在金融数据好转的冲击下或震荡偏弱运行;中期来看,随着宽信用的逐步修复、流动性需求上升,预计三季度资金面稳步收敛与基本面好转将是利率的影响主线。

首席固收分析师刘郁也表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局部疫情出现反弹以及市场对增量稳增长工具的预期是当前影响债市的三条线索。中期来看,今年下半年是否追加财政工具以及财政工具的金额,可能成为债市行情的关键线索。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华彬红牛1元乐享难以顺利兑换,官方称“未出现反映后不解决”,但无人联系消费者
  • 两夜过去了,坠机救援怎样了?
  • 英女王卫兵擅自脱离岗位赴乌克兰战区,回国后被捕
  • 小米一年开了7000家线下店,汽车研发人员翻倍至1000人
  • 消息称OPPO Pad平板电脑第二代将至,搭载天玑9000旗舰芯
  • 星巴克回应大数据杀熟:不存在,建议更新App
  • 碧桂园高管回购公司债券规模扩大至1亿元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977例
推荐内容
  • 刚刚,央行、银保监出手,楼市再迎大利好!两只股尾盘直线拉涨停,供销社大牛股上演“地天板”
  • 罕见!证监局一口气开八张罚单!“牛散”陈发树遭警示!机构资管业务违规等问题被集中处罚
  •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达9.04亿
  • 去年“日亏”超千万元 海底捞如何提振业绩?
  • 美联储梅斯特:对12月加息幅度低于75个基点没有问题
  • 业绩增速迅猛,行业政策利好,杭齿前进国资大股东发起要约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