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多场景首单落地!数字人民币试点成绩单出炉!

多场景首单落地!数字人民币试点成绩单出炉

时间:2025-07-05 19:48:03 来源:骨肉未寒网 作者:热点 阅读:319次

近日,多场单落地数单出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跨境消费在深圳福田口岸落地,景首全国首个实现试点银行全渠道数字人民币免密支付的字人公交场景在义乌落地。

商业银行方面,民币工行上海市分行发放上海地区首单数字人民币供应链贷款,试点恒丰银行首笔数字人民币联合收单业务落地济南。成绩

此外,多场单落地数单出福建省、景首海南省、字人深圳市、民币长沙市等多个试点地区近期发布数字人民币试点情况,试点涉及开户数量、成绩交易笔数、多场单落地数单出交易金额等指标。景首

多场景首单落地

据记者梳理,字人开年以来,多地数字人民币首单项目落地,涉及跨境消费、供应链金融、免密支付等场景。

日前,深圳市福田区联合,促成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跨境消费在福田落地,为来深港人提供更便利的跨境消费服务。

在交通出行领域,2月16日,全国首个实现数币试点银行全渠道数字人民币免密支付的公交场景在义乌落地。据介绍,本次活动覆盖义务市内所有公交线路,共计266条。

供应链金融方面,上海市分行携手欧冶金服实现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在供应链金融场景的创新试点应用。“工行通过智能合约为欧冶金服提供了数字人民币形式的贷款定向支付,开辟了‘数字人民币+供应链金融’的合作新模式,实现了保理场景数字人民币点对点定向支付。”工行介绍称。

非试点银行也在积极开拓数字人民币支付业务。恒丰银行首笔数字人民币联合收单业务落地济南。据了解,这是恒丰银行继推出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代发业务后的又一成果。

试点地区成绩单亮眼

开年以来,江苏省、福建省、长沙市、深圳市等多个试点地区的试点情况公布,涉及开户数量、交易笔数、交易金额等。值得一提的是,借助于数字人民币优惠活动,当地消费进一步升温。

资料显示,自去年3月福州、厦门两市加入数字人民币第三批试点以来,截至2022年末,福建省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商户门店16.03万个,开立钱包486.18万个,其中个人钱包467.35万个、对公钱包18.83万个,交易笔数2754.46万笔,交易金额1544.06亿元。

截至2022年末,海南省数字人民币累计流通金额65.3亿元;全省支持数字人民币商户28.2万个,较2021年末增长132.2%;累计开立个人钱包815.7万个、对公钱包70.1万个;累计发生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2474笔、金额5.47亿元。

试点城市方面,截至2022年末,深圳市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2840.75万个、落地应用场景129.9万个,累计交易376.85亿元。截至2022年末,长沙市数字人民币商户落地超30万家,累计交易5325万余笔,交易金额达83亿元,较2021年底分别增长88%、270%、64%。

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开展的同时,多地政府和试点银行还联合推出了多种支付优惠活动,带动当地消费。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表示,截至2022年末,长沙中心支行组织开展数字人民币消费满减、绿色出行等惠民活动,投入金额超1.3亿元,带动数字人民币消费5亿元,惠及人数逾800万人。

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已扩展至17个省市的26个试点地区。展望今年,业内预计还将有更多城市被纳入试点地区。2月22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郑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提出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获批。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更多地区加入试点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对数字人民币进行更大规模的测试应用,更深度地检验数字人民币系统性能,也有助于更多民众提前感受数字人民币的魅力。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增产石油以缓和与美国关系?沙特否认
  • 经济复苏、能源变革……广发基金吴远怡的2023年投资关键词是这些
  • 《流浪地球2》周边销量超千万,《满江红》周边众筹一天即下架,中美电影周边产业差多远
  • 盘了盘美国铁路现状,网民麻了:这像第四世界国家…
  • 宣昌能:系统性风险防范需要更多配套制度和措施同向发力
  • 日调用超3000亿次!高德地图实现北斗主导定位
  • 福鞍股份降价37.5%重启关联重组被指利益输送 标的承诺三年净利超7.89亿三月缩水超五成
  • 民航春运正式收官:40天运输旅客5523万人次 54个机场旅客吞吐量超2019年
推荐内容
  • 唯品会第三季度净营收216亿元,营销支出同比下降53.9%
  • TCL中环拟投41亿加速扩产 年预盈超66亿总资产近千亿
  • 美股收跌道指跌430点 PPI数据凸显通胀并强化加息预期
  • 为市场动荡做准备?三年后,神秘的“50美分”VIX交易员重现江湖
  • “避风港”也无法独善其身,新加坡明年或陷入“双面经济”
  • A股尾盘再跳水,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