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国际:外资仍然较为谨慎 可以布局政策预期改善的科技股
来源:中泰国际
上周微跌0.52%,中泰最低见19178点。国际股科指涨0.07%,外资最低3755点。较为谨慎局政3月中以来科指表现优于恒指,可布科技而科指亦优于纳指。策预本周南下资金净流入228.7亿港元,期改是中泰3月14日那周以来最多,反映20000点以下的国际股恒指具长线投资价值,资金主要流入美团、外资腾讯、较为谨慎局政等。可布科技而A股大盘近期表现回勇也是策预导致南下资金增加的原因。不过北向资金在持续流出,期改而在岸人民币未有改变下跌态势,中泰外资仍然较为谨慎。
按恒生分类指数表现,上周医疗保健、必需消费、可选消费涨幅较多。原材料、能源、金融、地产录得跌幅。
外部因素继续对港股带来负面扰动,而港元继续录得资金流走,金管局在19年以来首次在市场沽售美元支撑港汇
由于本轮美国加息速度快于上一轮,预计本次银行体系结余流失速度会加快,而HIBOR上升速度亦会加快
美国4月通胀率大概率已见高点,但服务业出行需求支撑通胀,料通胀回落速度较缓慢
美联储大概率于6及7月各加息50个基点,如果后续通胀有回落迹象,以及金融条件收紧导致通胀预期下降,我们认为美联储在下半年会减慢加息步伐
相对积极的一面是,经过上周包括美股、债市及虚拟货币的猛烈抛售,海外市场似乎到达反弹的时间窗口。
美10年期债息自高点回落30个基点,跌至3厘以下。边际缓和了估值上的压力
标普500指数及纳指分别在3850及11400两个技术性支撑位出现反弹,都有利港股表现
在中国方面在上海疫情正出现缓解迹象,叠加决策者在稳增长方面的强有力表态,我们认为更多利好政策可能在酝酿中
市场可能将短期的焦点从海外转移至国内稳增长政策
虽然4月新增社融及人民币贷款大幅差于市场预期,反映疫情影响、预期转弱及原材料成本上涨的环境下,企业及居民主要是缺乏借钱意欲,实际需求疲弱。
此前国常会要求加快项专债发行节奏,要求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要在6月底前基本发完,预计5、6月的新增社融将专项债及其他稳增长的举措支持下将明显回升,利好新老基建等个股。
近期人行已经出台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再贷款、增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等。未来会更着重“稳增长”,加强跨周期政策调节,加快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积极主动谋划增量的政策工具,继续稳定信贷总量,降低融资成本。
维持恒生指数在19,000点至21000点波动的判断
继续看好实物资产且具现金流及高分红的企业,包括煤炭、石油、银行、电讯。此外,稳增长受惠股如新老基建、家电、新能源车可以关注。
可以布局政策预期改善的科技股
据彭博社报导政协全国委员会将在本周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消息刺激科技指数上涨。
去年以来科技股的急跌主要由于盈利下行及估值收缩所致,当中估值收缩来自于ROE下降及风险溢价提升所致。
MSCI也宣布,旗下指数由现时追踪百度、哔哩哔哩、万国数据和新东方的美国预托证券(ADR),改为追踪相关公司的在港上市股份。后续美股的退市潜力对港股影响愈来愈细。
在3月以来金融委、国常会及政治局会议等一连串发声吹暖风后,以及在游戏版号重启后,科技股或中概股的风险溢价已经大幅收敛,而科技股经历3月中的流动性冲击后,潜在抛售压力已被释放。
平台经济对就业市场的贡献非常大,如美团雇用上百万计的骑手,后续一系列稳就业的政策亦能对科技股构成估值重估的诱因,因此重申已于3月中旬大概率见底,不过短期的表现仍然非常波动。由于科技股盈利表现及增长逻辑分化,宜自下而上选择个股。
(责任编辑:百科)
- ·广州拉拉米冲击IPO 品牌销售集中度高、股东持股被冻结
- ·午评:港股恒指大跌2.53%恒生科指跌3.77% 电视广播暴涨56%
- ·又夸上了!夸完微信夸高铁,马斯克:曾坐高铁去看兵马俑
- ·行业风向标 | 2023年国防预算增速达7.2%,军工高景气度延续有“底气”
- ·计划十四五期间业绩迈向50亿,丰谷酒业有机会吗?
-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补上近3亿进城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短板,释放消费潜力
- ·首程控股早盘涨近3% 获调入沪港通于3月13日起生效
- ·七大博客看后市:主线确立 A股调整或是低吸良机
- ·中国四大金融部门一把手易纲、郭树清、易会满、潘功胜最新演讲全文
- ·关注股指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