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开年首场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释放了哪些重磅信号?!

开年首场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释放了哪些重磅信号?

时间:2025-07-07 03:13:36 来源:骨肉未寒网 作者:综合 阅读:354次

2023年1月10日,开年人民银行、首场释放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主银作座重磅研究部署落实金融支持稳增长有关工作。行信信号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贷工副行长潘功胜,开年银保监会党委委员、首场释放副主席周亮出席会议并讲话,主银作座重磅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信信号副行长张青松主持会议。贷工

会议要求,开年人民银行、首场释放银保监会、主银作座重磅各主要银行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行信信号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对实体经济的贷工信贷支持力度,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做好对基建投资、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此次会议距上次信贷工作座谈会仅过去一个月左右,可见金融系统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以及全力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的重视程度,释放了不少重磅政策信号。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进有退

“总量要够”“结构要准”“着力支持扩大内需”,2023年货币政策信号不断释放。

会议指出,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要加强跟踪监测,及时跟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延续发挥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合力,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央行同日发布2022年全年金融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7.09万亿元。

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仅有总量上的支持,也有结构上的特色。为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央行先后推出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会议强调,要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完善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常态化支持机制。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加力支持小微市场主体恢复发展。当前还要全力支持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供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

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认为,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方向可能是:基建地产、制造业、科创、双碳、能源等领域的政策性工具延续;与疫情相关的阶段性工具逐步退出。“前述诸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2023年可能继续使用或者增加额度,甚至不排除继续创设新工具的可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2023年全年新增信贷和社融规模有望超过上年,宽信用将成为助力2023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一个重要支撑因素。下一步为有效激发实体经济贷款需求,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政策面或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引导5年期LPR报价下调。这是推动楼市企稳回暖,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修复的关键;二是加快专项债发行节奏,引导银行加大基建项目贷款投放,推动一季度基建投资保持两位数高增。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融数据形成支撑;三是充分挖掘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潜力,加快相关贷款投放,推动信贷总量稳定增长。

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

房地产对经济发展和风险防控具有系统影响。

座谈会上,房地产市场又迎一揽子政策利好。会议明确,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聚焦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开展“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次座谈会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资产负债表改善的四项行动。“优化房企其实是四优房企,即销售业绩优、管理水平优好、财务状况优好、行业地位优。这也要求各类企业应主动对标此类标准,主动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此外,会议还强调,要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运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积极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要落实好16条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保持房企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要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推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

2021年以来,以恒大为代表的部分民营房企长期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经营,使整个房地产行业快速扩张,泡沫化发展,抗风险能力弱。多年矛盾累积叠加疫情长时间对经济活动产生持续扰动,房地产行业暴露出较大的问题和风险。

此后,房地产市场利好政策频出。从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房地产行业进入良性循环。但房地产低迷和消费疲弱情况并未有所好转。

1月10日,央行发布2022年金融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5万亿元。从12月单月来看,居民中长期贷款整体仍偏弱,同比减少1693亿元,但在各项房地产支持政策逐步显效下,降幅有所收窄。

数据显示,2022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行民营房企债券487.2亿元,同比增长24.4%;支持民营房企注册1415亿元,同比增长249.7%。在“第二支箭”框架下,中债增进公司为12家民营房企205亿元债券的发行提供了增信支持。与此同时,4家优质房企完成了780亿元的储架式项目注册。银行间债券市场对民营房企的支持有力扭转了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过度收缩的行为,保障了房地产企业在银行间市场融资渠道畅通。

中指研究院调查事业部运营总监吴建钦认为,展望2023年,随着收入预期出现明显改善,政策将会重磅发力,改善交付风险、刺激需求释放、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市场企稳复苏。2023年楼市或将逐步进入到底部企稳复苏阶段,但城市间市场运行分化或将加剧。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育儿问答】2个月孩子睡觉不安分,经常吐奶怎么回事?
  • 那个强制员工“五一”加班的董事长 辞职了!年薪由原来的36万元降至11.43万元
  • 西部策略:市场反弹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A股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
  • 中低收入群体急需普惠保险
  • 低风险区是什么概念?为何社会面病例占比较高?官方回应
  • 美联储巴尔金:不排除一次性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
  • 俄罗斯金属出口受限 大型矿商将目光投向非洲
  • 妈妈们的职场状况如何?报告发布:月薪5k-10k为主流
推荐内容
  • 年内降幅超百点 11月103城主流首套房贷利率再降至4.09% 业内预计住房信贷宽松仍将持续
  • 普京签令!俄防长为参与对乌行动的两名俄士兵颁“俄罗斯英雄”金星奖章
  • 5月25日起!北京高考体检结果可查,补检时间也定了
  • 蔚来获新加坡二次上市资格 将布局三地资本市场
  • 郑商所与波交所信息公司将合作研发BPI指数期货
  •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整体趋稳 日均新增报告感染者较高峰期下降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