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融存量增速有望触底反弹,一季度会“降息”吗!

社融存量增速有望触底反弹,一季度会“降息”吗

时间:2025-07-06 02:29:40 来源:骨肉未寒网 作者:综合 阅读:131次

在最新信贷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降息适度靠前发力”的社融背景下,尽管居民信贷持续低迷,存量触底但市场对2023年信贷开门红预期依旧较强,增速在去年末跌至9.6%的有望社融存量增速也有望触底反弹。

在2023宽信用的反弹政策目标下,随着1月出炉的季度中期借贷便利(MLF)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第5个月保持不变,市场对下一步降息空间存在不同预期。降息

社融增速有望触底反弹

尽管2022年12月金融数据总量偏弱,社融但是存量触底企业端信贷表现亮眼,市场预期2023年信贷融资有望持续发力。增速

瑞银证券预计,有望2023年信贷增速小幅上升。反弹

该机构指出,季度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降息定调,预计政府或会继续推升信贷稳增长,包括加大对基建项目、小微企业、创新和绿色经济的信贷支持。就房地产而言,监管已出台多种政策措施加大对房地产开发商和“烂尾楼”项目的融资和信贷支持,并可能进一步放松房地产信贷提振房地产需求。朝前看,该机构认为房地产相关的信贷需求可能有所改善,基建和制造业相关的信贷需求可能温和放缓,随着中国经济快速重启,今年消费有望反弹,带动相关信贷需求好转。瑞银同时预计,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限额会小幅扩大。因此,2023年信贷稳健增长9.8%-10%左右,略高于2022年的9.5%增速。

则认为,金融数据“拐点”将至。该机构指出,伴随经济从“强预期”向“强现实”转换和今年财政“加力提效”,信贷融资有望持续发力,直接融资和政府债券贡献也将逐步转正。此外,“宽信用”政策力度持续加码,在1月10日召开的信贷工作座谈会上,央行要求信贷投放“适度靠前发力”,并通过“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和“预期提升”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

安信证券同样认为,社融底部或已显现。

该机构指出,结合1月7日郭树清访谈记录及1月10日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的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预计2023年一季度信贷工作重点仍在于政策性金融工具发力、支持房企融资需求、扩大居民消费。当前疫情冲击高峰已过,房地产融资与基建政策加快落地,且近期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正加快启动发行,并且额度较去年有所增加,社融增速有望触底反弹。

LPR调降空间几何

备受关注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在1月均按兵不动,引发了市场对接下来降息空间的讨论。

认为,当前调降MLF的必要性进一步提高。调降MLF后,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空间将被打开,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才会有实质性释放。

该机构判断,MLF调降或于一季度内落地,LPR报价也将伴随调降,以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从央行降息逻辑来看,降息的两个出发点尚未变化:一是需求疲弱背景下,降息有助于扩张信贷需求。央行2022年四季度调查问卷反映,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的贷款需求指数仍低于往年同期水平,说明进一步降息刺激仍有空间。二是复苏前景不明条件下,降息有利于凝聚共识、提振市场信心。

东方金诚也认为,2023年1月MLF利率和LPR报价持稳不会影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势头,预计1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将续创历史新低,新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和居民房贷利率也有望延续小幅下行势头。为支持楼市尽快企稳回暖,短期内5年期LPR报价有下调空间。该机构判断一季度余下的两个月,5年期以上LPR报价仍有可能下调0.1个百分点。这将有助于推动楼市在年中前后出现趋势性回暖势头。

不过,市场也有不同判断。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后,部分城市房贷利率下限被实质性取消,短期LPR调降的必要性降低。考虑到房贷利率报价由LPR加点形成,随着部分城市房贷利率下限被实质性取消,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成本将被有效降低。2022年的三轮LPR报价下调中,5月和8月的两轮均实现了5年期调整幅度大于1年期的非对称下调,可见调降LPR的政策目标更多是刺激居民购房、购车中长贷需求的回升;随着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居民购房成本或已得到实质性降低,稳健的政策基调下LPR调降的必要性降低。

不过,明明也指出,从全年宽信用、降成本目标的视角来看,居民端预期不稳而融资需求结构偏弱的局面尚未扭转,而海外加息周期放缓后我国宽货币外部制约缓解,叠加央行在近期会议中对金融支持实体表述积极,不排除年内后续时段MLF降息等宽货币发力下LPR存在下调空间的可能性。

则认为,全面MLF降息或难有效解决当前宽信用的“痛点”。对利率敏感的一般工商企业融资增速已相对较快,继续降息的边际效果递减;涉及房地产投、融资的转暖则主要依赖楼市销售端的改善。随着央行和银保监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房贷利率向下弹性增加,具有强化楼市企稳的效果。但平均房贷利率继续下行或进一步压缩商业银行净息差。房贷利率有下调空间,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下降。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干啥啥不行,卖壳第一名!乾景园林的第三次卖壳,是A股最奔放、最没有下限的割韭菜行动!
  • 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 央行开展8500亿元MLF操作 利率不变
  • 文旅部:优化跨省旅游管理政策
  • 贾国龙:“美食市集”模式将落地北京,西贝将持续推进中餐现代化
  • 期货大咖聊大宗:原油需求不足逐渐累库 未来趋势看跌
  • IMF称全球经济前景愈发黯淡
  • “亿家拼”APP被认定为传销,关联公司已经营异常
推荐内容
  • 新能源布局加速落子 风电光伏建设正酣
  •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全面升级绿色金融行动 明确到2025年绿色投资与绿色信贷规模达到4000亿元
  • 大摩、花旗预测英国将面临十年来最严重国债供应过剩
  • 英国债务利息支出增长220亿英镑
  • 河南邓州:新市民在中心城区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可享50%契税补贴
  • 疫情驱动的电商泡沫破灭 联邦快递将暂时解雇部分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