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科学家遭排斥 合作项目被冻结,乌克兰危机殃及北极科考

美国《月刊》4月3日文章,俄科原题:乌克兰战争也事关气候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遭排作项军事冲突正在扰乱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关系,导致数十年的斥合科学合作走向破裂,其影响甚至波及北极最偏远的目被地方。
俄罗斯控制50%北极海岸线
世界正在迅速升温,冻结气候变化的乌克速度要求科学家对北极地区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那里海冰的兰危消失、冰川的机殃及北极科融化和其他生态变化将带来全球性后果。不过,俄科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北美北极研究所执行主任玛丽贝丝·默里表示,遭排作项俄乌冲突给科学界带来了混乱和不确定性,斥合而在科学界,目被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冻结俄罗斯控制着50%的乌克北极海岸线,是兰危北极科研的重要合作伙伴。默里说:“要说哪个领域是他们没有参与的,我找不到。”
通过在北极观测峰会担任协调人的工作,默里感受到俄乌冲突对北极研究的影响。北极观测峰会每两年召开一次。该会议让国际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分享研究成果,交流观点,并指导一个长期的泛北极观测网络的发展。该网络旨在了解整个北极地区的系统性变化,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适应性措施和减缓措施。
但是,今年的峰会以及更广泛的北极科学峰会周,不对来自俄罗斯机构的科学家开放。主办这些活动的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发表声明,申明致力于“国家间的和平科学合作”,但同时宣布,由于俄乌冲突,该委员会“不能照常行事”。这是该委员会自冷战后运行以来首次采取这样的立场。当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表示,要将北极变成“和平之地”。
默里说,“我们有很多来自俄罗斯的科学家”,他们对峰会的贡献包括分享报告,参加论坛,并帮助为国际机构制定建议,如由八国组成的“北极理事会”。这是另一个冷战后机构,其成员近期首次暂停了与俄罗斯的合作。
“我们的发现令人担忧”
俄乌冲突的冲击波已经蔓延至挪威会议之外。在整个北极地区,与俄罗斯科学家的合作研究都被冻结了,包括对北极熊、鲸、海象等动物的研究项目。在许多情况下,此类关系的切断正在波及其他研究领域,如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北极居民食物资源的研究。
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唐·安德森就领导了一项这样的研究。去年,安德森和同事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之间的楚科奇海发现了大规模周期性有害藻华存在的证据。这些藻华可能会伤害海洋哺乳动物和依赖它们的人类。安德森说,“我们的发现令人担忧”,他强调必须对更多海域进行更多研究,包括他一直无法研究的楚科奇海俄罗斯一侧。安德森的研究小组在俄罗斯边境外发现了大量的藻华证据,他认为,俄罗斯变暖的水域也存在这种风险,那里的藻华可能会漂流到美国水域。
安德森之前拿到资金,将俄罗斯科学家引入他的实验室,学习他的采样方法,并在俄罗斯复制相关研究,以便让楚科奇海两岸的居民都能了解可能的风险。但是,俄乌冲突打乱了这个计划。
数百平方公里数据空白
在阿拉斯加湾,作为国际鲑鱼年项目的一部分,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联合研究小组对重要的鲑鱼栖息地进行的国际研究也受到干扰。今年2月下旬,就在俄乌冲突发生的第二天,美国官员禁止该国一名科学家登上俄罗斯科考船,参加国际鲑鱼年项目。此举阻止了俄罗斯团队对美国海域进行采样,在他们的数据中留下了一个规模达数百平方公里的“空白”。目前,国际鲑鱼年项目地区的协调人马克·桑德斯正忙着租船来收集缺失的数据。他说,与俄罗斯合作的长期需求仍然存在,因为鲑鱼的栖息地延伸到俄罗斯海域,并且预计会转移到北极海域。
美国威尔逊中心极地研究所的律师埃文·布鲁姆表示,调查微塑料污染的合作项目、北极航运增加带来的重质燃料影响以及其他紧迫的研究也受到影响。布鲁姆承认,乌克兰的局面需要强有力的政治回应,如暂停与俄罗斯政府以及科学家的合作。但这也破坏了为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提供指导的科学研究,实属不幸。(作者蒂姆·莱登,传文译)
相关文章
北京市商务局:指导各电商平台企业按平时3-5倍供应量做好备货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11月22日,北京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卫东表示,目前北京市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稳定、秩序良好。在蔬菜供应上,批发端上市量增加、价格下降,零售端价格平2025-07-09- 来源:经济日报 乔金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此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化设施种2025-07-09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赵世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央企引入社会资本超8000亿元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良)11月11日,由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上海市国资委共同指导,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承办的“2022年混合所有制改革暨国企民企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同时在北京、上海2025-07-09期市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上涨,沪锡、苯乙烯涨超4%、沪镍不锈钢涨超3%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刘雨青北京报道全球资本市场上的新能源类上市公司近年来皆创出新高,“双碳”经济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继工业化、城镇化后又一新的动能。根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预测,到2060年2025-07-09
- ◎记者 李少鹏抱团“找矿”、新建产能、并购标的……热度持续升温的锂盐产品行情加快了产业链公司开疆拓土的步伐,密集“行动”的背后也折射出产业资本对锂电上游“求贤若渴”的态度。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梳理多家上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