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侃股:明星基金经理辞职的AB面
刚刚过去的周末这一周,又有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的侃股明星基金经理辞职,引发了市场的明星B面高度关注。都说买基金就是基金经理买基金经理,尤其是辞职业绩好的明星基金经理,很多投资者就是周末冲着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去的,中国有6亿多基金持有人,侃股这是明星B面一项大众理财“运动”。明星基金经理的基金经理动向,关乎持有人的辞职利益,不可不关注之。周末
明星基金经理
为什么辞职?侃股
明星基金经理是基金经理这个特殊群体的金字塔,他们大多有极高的明星B面学历背景,近乎完美的基金经理职业曲线,为持有人带来持续稳健的辞职收益,和千千万万的理财收益紧密相关。能够做到明星基金经理,至少是智商和勤奋度超高的人,而且一定是很大程度上克服自我人性固有的弱点,他们也是“打工皇帝”,有着动辄百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年收入,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明星基金经理“前赴后继”辞职呢?
首先,房地产作为中国居民重要的理财渠道这一角色弱化之后,基金成为老百姓最主要的理财渠道,如今,中国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25万亿,基金产品近万只,A股市场越来越机构化,在资产证券化不断提升的当今社会,基金这个群体还会不断扩容,各种基金产品的创新方兴未艾,这就提供了诞生明星基金经理的土壤,一个不断扩容的职场,流动性一定会越来越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量中小基金公司为明星基金经理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舞台,比如除了提供不菲的薪酬外,还有股权激励、合伙人制度等,这就会带来明星基金经理离开原来的舞台,前往更能发挥才能的公募基金公司。
其次,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不断增加,明星基金经理成为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的创始人或重要合伙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A股市场目前的波动性还是比较大,存在所谓“冠军魔咒”之说,也就是前一年业绩遥遥领先的基金经理,很可能下一年业绩就落后,一旦达不成公司或者股东要求,明星基金经理也会“被动”辞职。
第四,基金公司的股东经常变动,即便是明星基金经理,也很有可能和新股东方在投资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龃龉,这也会导致部分明星经理辞职。
最后,随着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扩容,为私募基金的大发展提供了黄金机遇期,明星基金经理们“奔私”,成为很多人的职业发展首选,毕竟收入再怎么高,也抵不过内心当老板的冲动,何况私募基金如果业绩做得好,收益更是翻几个斤斗,私募基金的广阔发展前景,成为明星基金经理们接连辞职的最大动力之一。
如何看待明星基金
经理“挂冠而去”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行业的人力资源市场,保持一定的流动性都是必要的,明星基金经理们基于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辞职,不是什么特别离经叛道的事情,任何一家基金公司,在人才队伍上都有必要保留有进有出、激发内部的竞争机制。所以,在明星基金经理辞职这件事情上,市场不妨保持平常心,理性对待。
但另一方面,基金经理这个职业确实有自己的特殊性,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他们和广大持有人的利益紧紧相连。毋庸讳言,很多基金公司依赖明星经理的业绩光环和人设,在市场高点拼命新发基金或持续营销,借此扩大资产管理规模,实现基金公司管理费收益最大化,基金营销市场存在“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奇葩现象,基金好发的时候往往是市场高位,这是由人性中固有的追涨杀跌决定的,当基金投资者冲着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购买基金后,在随后的市场调整中,大量持有人陷入亏损,造成“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的反常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明星基金经理们的光环带来了基金的认购或申购,但并没有达到基民赚钱的预期和诉求。
基金持有人因为“信任”而购买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但这种“信任”随着明星基金经理的辞职而打了折扣,而金融文化的最核心,就是信任文化。尽管,明星基金经理辞职,单纯从这一行为来说,不存在任何法律或者合规风险。
此外,一个明星基金经理的成长,离不开所就职的基金公司这个平台悉心培养,比如一流的投研资源,宽松的工作氛围,领导的提携,但当明星基金经理投资能力不断提升,可以为培养他的基金公司和信任他的持有人带来更多回报时,明星基金经理辞职了,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前进或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基民,都是不愿意看到的,而且,越来越多的明星基金经理辞职,就会造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职业发展路径:在公募基金干好了就干私募去!
也就是说,明星基金经理们的“练手”期,大多是大量基金持有人的钱,是老百姓的钱,但他们成熟了,能力强大了,就去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为高净值客户理财,这显然也不是广大基金持有人愿意看到的。
有鉴于此,对于一路依靠公募基金公司成长起来的明星基金经理辞职,不妨借鉴发达国家的足球运动,明星球员可以“转会”,但要缴纳一笔不菲的“转会费”,以此对明星基金经理形成一定的约束,同时,基金公司的发展,也要摆脱明星基金经理依赖症,通过制度建设或更完善的投研体系,打造多元化的人才梯队。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原标题:明星基金经理辞职的AB面)
(责任编辑:探索)
-
蔚来公布ET7、ET5、EL7德国市场整车购买售价 比国内至少贵12万元起
[TechWeb]11月22日消息,蔚来今日表示由于欧洲用户强烈的买断意愿,公布了ET7、ET5、EL7国内为ES7)三款车型在德国市场整车购买售价,包括整车买断服务和BaaS电池租用服务。其中,整车 ...[详细]
-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自4月1日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以来,在税务系统一系列措施保障下,政策在有序落地。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显示,4月1日至15日,全国范围内税务部门共为52.7万户纳税人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国家税务总局4月24日消息,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规范涉税中介服务行为 促进涉税中介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 ...[详细]
-
今天23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长宁区副区长杨元飞就如何服务保障快递小哥的相关措施作了介绍。杨元飞表示,长宁区目前有1073名快递小哥在岗服务,他们每天奔走在大街小巷,是保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召开期间,位于西城区的金科新区金融科技中心政务服务站正式启用,这是西城区第一家开设在楼宇内的政务服务站。楼内的企业及员工“足不出楼”,即可享受政策咨询 ...[详细]
-
以借贷收取“利息”的形式受贿,最高达3500余万元!湖南通报8起典型案例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4月24日消息,为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日前,湖南省纪委监委对查处的8起党员干部借贷收息受贿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具体如下:1.长沙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李晓宏借贷收息受贿案。2 ...[详细]
-
广东投资如何“稳中求进”:高技术制造业“压舱”,超前布局新基建“稳链”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张文卓,实习生高靖琳 广州报道 4月23日晚,广东一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正式对外发布。广东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28498.79亿元,同比增长3.3%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美国“精奢商业观察”网站11月20日文章,原题:有了国际旅行公寓,中国豪华酒店如何吸引本地人?自疫情以来,酒店业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关停5.9万家酒店。酒店业掀起“自救热潮” ...[详细]
-
本报记者 黄琳 王金龙 广州报道迈步汽车产业变革智能化下半场,资本对自动驾驶的布局力度开始加大。传统车企如、等瞄准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利用旗下移动出行平台企图突破自动驾驶服务潜在落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