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刚刚,工行宣布将暂停这项业务!什么信号?!

刚刚,工行宣布将暂停这项业务!什么信号?

时间:2025-07-07 02:33:09 来源:骨肉未寒网 作者:综合 阅读:882次

宇宙行出手了!刚刚

4月13日,工行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宣布自北京时间2022年4月17日0时起,将暂将关闭个人外汇买卖业务电话银行和工银E投资渠道。停项客户可继续通过网上银行、业务手机银行渠道办理业务。什信

自北京时间2022年6月12日0时起,刚刚工商银行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新客户签约及全部交易品种的工行开仓交易,持仓客户的宣布平仓交易不受影响。与此同时,将暂该行表示本次仅调整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停项不涉及个人结售汇业务。业务个人结售汇业务可正常办理。什信

图片来源:工商银行官网

据中国证券报,刚刚工行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从公告来看,该行是对该项业务的投资渠道进行了调整,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客户常用的渠道仍可正常交易,因此预计对投资者影响不大。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工行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其实主要是从防止外汇投机性角度出发,防范风险以及规范商业银行正常的经营范围。但是在一些经常性的项目下,有正常的外汇资金使用需求,比如说企业正常的进出口贸易,包括旅游和读书留学等,换汇行为国家还是支持的。”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称,外汇产品、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等产品,是风险较高的投资品种。以往部分银行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缺失,营销宣传中并未充分揭露投资风险。展望未来,汇率将呈现双向波动,特别是与美元的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商业银行调整外汇、贵金属等业务相关政策,提高交易门槛,是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具体举措,是非常必要的。

关闭个人外汇买卖

业务电话银行和工银E投资渠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并非工行首次暂停外汇相关业务。自去年以来,工行曾先后宣布对部分外汇交易业务进行调整,加强风险管控,主要针对的是风险等级不达标或者新开仓客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1年7月16日,工行发布《关于调整账户外汇业务的通告》,宣布于2021年8月15日对账户外汇业务规则和交易系统进行调整。自2021年8月15日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为进取型(C5)的客户可继续在该行办理账户外汇业务。彼时,工行还对交易起点、持仓限额、业务停办等事项和条款进行了修订。

2021年10月8日,工行发布《关于调整账户外汇、账户商品业务并修订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客户文档的通告》,其中指出,自2021年10月17日起,暂停该行账户外汇业务新客户开立交易账户,已开户客户的正常交易不受影响;自11月14日起,暂停该行账户外汇业务全部交易品种的开仓交易,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而此次,工行再次发布公告称,自北京时间2022年4月17日0时起,将关闭该行个人外汇买卖业务电话银行和工银E投资渠道。客户可继续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渠道办理业务。自北京时间2022年6月12日0时起,该行暂停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新客户签约及全部交易品种的开仓交易,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工行公告,调整生效后,自2022年6月13日7时起,工行客户如有资金账户内外币资金互相兑换的需求,需签署《中国工商银行外币兑换交易协议》《中国工商银行外币兑换产品介绍》及《中国工商银行外币兑换交易规则》,随后可通过该行营业网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渠道办理“外币兑换”业务。

据中国证券报,公开资料显示,工银E投资是工商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推出的专属交易终端。可办理账户能源、外汇交易、贵金属、积存贵金属等产品的行情查询和交易、交易账户管理、挂单交易管理等。不过,当前工银E投资手机客户端已下线。由此来看,关闭该渠道的投资交易也非常合理。一位业内专家也表示,个人外汇买卖业务的业务量较小,预计对投资者影响不大。

个人结售汇业务不受影响

工行公告还提到,本次该行仅调整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不涉及个人结售汇业务。个人结售汇业务可正常办理。

据悉,所谓结售汇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称,普通投资者想投资外汇产品,其实渠道非常多,银行本身就有丰富的外汇理财产品可以购买。未来,外汇的期货期权很有可能会规范到现在期货市场交易体系的设计中,一旦中国金融交易所推出外汇期货期权,投资者就可以在这个市场进行规范的投资交易。

董希淼进一步指出,对于普通投资者,如果没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建议参与外汇交易等高风险投资活动。金融管理部门应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督促金融机构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金融机构应持续做好风险评估、检测和提升等工作,建立并落实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确保相关业务行稳致远。

记者|肖世清

编辑|程鹏 廖丹 盖源源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第二支箭扩容首批民营房企落地,中债增进公司已收近百家“意向书”
  • 工信部:预计新能源车产业今年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尽快研究明确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
  • 疫情下消费退费难再成热点 深圳市消委会建议及时出台各行各业涉疫退改政策
  • 陈文静:楼市信贷环境和调控政策正加快改善
  • “云南首富”被监视居住 律师称或涉嫌刑事犯罪 千亿恩捷股份怎么了?
  • 国家卫健委: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 境外媒体关注:中国空间站欢迎外国航天员来访
  • 想买推特?马斯克被喂下了一颗“毒丸”……
推荐内容
  • 面临上亿索赔? 这两家公司恐被退市
  • 上海VC,一边抢菜一边线上收BP
  • 平安新银保迎政策、市场红利期
  • 快讯:医美概念股异动拉升 奥园美谷涨停
  • 陈洪斌:人民币汇率后期会持续上涨吗?
  • 余承东:涉足的领域都要做到第一 因为没人会记住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