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同命不同价”,最高法新司法解释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等导致人身损害赔偿“同命不同价”的告别高法现象将成为过去。2022年4月27日,同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不同标准解释 的决定》,将于5月1日起施行。价最居民
新司法解释将残疾赔偿金、新司死亡赔偿金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由原来的法解城乡区分的赔偿标准修改为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主要内容是释统: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由原来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修改为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将被扶养人生活费由原来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修改为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城乡
由此,赔偿残疾赔偿金、告别高法死亡赔偿金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不再区分城乡居民分别计算,同命而是不同标准统一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价最居民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的新司城镇居民指标计算。
此前在2003年12月,法解最高法曾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该规定是基于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国情,在城乡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制定的。
2019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改革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的要求。为此,最高法于2019年9月2日印发《关于授权开展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试点的通知》,授权各高院在辖区内开展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试点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表示,本次修改后,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改变了以前对城乡不同户籍身份的居民认定赔偿数额差距较大的情况。比如,受诉法院地在北京的农村居民受害人死亡,如果按照统计部门公布的2020年度农村居民指标计算,最高可获得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死亡赔偿金)约102万元,而司法解释修改后,居住在农村的居民也按照城镇居民指标计算,最高可获得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死亡赔偿金)约234万元,赔偿数额将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样可以更充分地保护受害人尤其是农村居民受害人的利益。
(责任编辑:焦点)
- ·中铁建拟转让苏州京兆房地产20%股权 底价约2亿元
- ·2022年卖了50万台电视,乐视靠硬件翻身路远
- ·安徽省联社原党委委员许维彬被“双开” 农信系统三年至少15名高管被查
- ·赤藓糖醇疯狂扩产能后一地鸡毛:行业龙头三元生物营收暴跌 高毛利成为泡影
- ·调查:美国人通胀下勒紧腰带过感恩节 部分民众放弃节日大餐
- ·半导体周期何时“否极泰来”?后市机会怎么看?
-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1月15日复运,初期每日售票1万张
- ·发改委: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有所回落,将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 ·锐捷网络上市首日一度涨超30%, 本周这七只新股可申购
- ·外盘头条:苹果地图重大更新 育碧取消三款游戏并削减目标 微软给美国员工无限休假时间 贝莱德全球裁员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