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头版:多元化退市彰显威力“应退尽退”信号强烈
原标题:多元化退市彰显威力 “应退尽退”信号强烈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3月24日晚间公告称,应退尽退公司触及深交所终止上市条款,中证彰显自3月25日开市起停牌。报头版多专家表示,元化*ST长动很可能是退市2022年首只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公司。同时,威力今年首只“1元退市”公司基本锁定。信号股价3月24日报收0.72元,强烈将触发交易类退市规定被终止上市。应退尽退
除*ST长动外,中证彰显至少还有等14家公司存在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而被强制退市的报头版多可能性。此前,元化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退市成为2022年A股首家退市公司。威力
专家表示,信号“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施行一年多来,常态化退市预期增强,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预期下,风险类公司出清将进一步提速,从而有效增强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稳定运行。
多家公司或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ST长动3月24日晚间公告称,其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其2021年度财务报告出具的意见类型为无法表示意见,公司股票触及深交所终止上市条款,自3月25日开市起停牌。专家认为,其很可能成为2022年首只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公司。
专家表示,根据退市新规财务类退市流程,第一年财务情况不达标的公司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二年任一财务指标不达标将被直接退市。这意味着“空壳”“僵尸”公司从被识别到退市只需要两个会计年度。
除*ST长动外,*ST中新、、、、、、、、*ST艾格、、、、、14家公司均发布了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存在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而被强制退市的可能性。
“在退市制度取消暂停上市环节后,2022年财务类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可能较以往显著增加。”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表示,退市新规精简了退市流程,将退市时间从原来的4年缩短至2年,
而2020年年报是退市新规首个适用年度,若是2021年年报再触及退市标准,将直接被终止上市,因此2022年可能是退市大年。
多元化退市渐成常态
分析人士认为,退市新规实施以来,各类型退市案例不断增多,多元化退市步入新阶段。
除上述财务指标类退市案例外,交易类指标退市案例也开始增多。截至3月24日,*ST艾格股票收盘价为0.72元,已连续第1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根据测算,即便后续5个交易日每天均实现涨停,*ST艾格股价仍低于1元,从而触及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的退市规定,意味着*ST艾格基本锁定退市。
此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彰显威力。上交所3月22日晚间公告称,对*ST新亿作出终止上市决定。根据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ST新亿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财务造假,追溯调整后,公司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实际营业收入均低于1000万元,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成为2022年A股首家退市公司。
“交易类指标退市、财务类指标退市公司数量增加,这是退市制度不断优化的结果。A股退出渠道愈发畅通,投资者‘用脚投票’,将进一步倒逼公司优胜劣汰,完成市场自我净化。2022年将有多家上市公司或因触发财务类、交易类或重大违法类指标而被退市。”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说。
确保“退得下”“退得稳”
专家分析,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背景下,只有退市“出口”畅通,A股市场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生态才能加速形成。“应退尽退”已成市场共识,“退得下”“退得稳”的局面正在形成。
目前,相关退市机制还在进一步完善。证监会2月25日就《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旨在适应注册制改革和常态化退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退市新规实施以来,我国资本市场退市率低的情况已经有了改善,不过距离成熟的资本市场结构还有不小的距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坚守“零容忍”底线,提高监管与处罚力度,持续进行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规范化监督,提高违法犯罪成本,清理粉饰报表等“保壳”行为。
专家还建议,在“应退尽退”基础上更要做到“应保尽保”,切实保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近年来,普通代表人诉讼和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例纷纷落地,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广泛应用,投资者维权渠道不断拓宽,为‘应退尽退’提供了一系列制度支撑。建议进一步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健全法律法规与司法保障体系,配套使用先行赔付、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手段,最大限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
当然,退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退得下”“退得稳”更要凝聚多方合力。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为增强退市刚性,证监会将会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退市过程中出现的对抗监管、不正当维权甚至煽动群体性事件等恶劣行为,严厉打击、严肃追责,确保改革平稳推进,积极营造良好市场生态。
(责任编辑:探索)
-
◎记者 魏倩作为银行零售金融转型重点,信用卡业务又一次走到发展的“十字路口”。从上市银行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看,信用卡业务总体疲软,新增发卡量增速放缓、贷款余额下滑、资产质量存下行压力,也有部分中小 ...[详细]
-
上海这十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7.8万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
8月8日上午10时,中共上海市委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将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有关情况,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市委新闻 ...[详细]
-
近期接二连三,又一家银行官宣将暂停贵金属交易业务。8月9日,业内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自中行“原油宝”事件后,银行贵金属业务就一直在逐步收紧。“从当前多家银行规定个人投资者不能开仓或 ...[详细]
-
海南海药激进后遗症三年亏23亿 易主后频卖子瘦身负债率仍超70%
长江商报记者明鸿泽刘悉承的激进,000566.SZ)还在为之买单。今年上半年,海南海药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不过,亏损的金额同比大幅减少。此前的2019年至2021年,公司持续亏损,三年合计亏损约23亿元 ...[详细]
-
本文来自太平洋电脑网近日,有相关资讯显示,哈苏最新型号中画幅相机X2D100C将于2022年9月7日正式发布。此前虽有传闻,但都没有准确的时间点。截止到目前为止,哈苏官方并没有任何预热资讯。以上哈苏X ...[详细]
-
王永:第一届中国品牌节时我还是满头秀发,到现在我已经成为全场的“亮点”
2022第十六届中国品牌节年会开幕式于2022年8月8日在长沙举行。中国品牌节发起人兼秘书长、品牌联盟董事长王永作开幕致辞。王永指出,中国品牌节自落地长沙以来,得到了长沙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让我 ...[详细]
-
7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6.6% 延续5月以来增速持续回升态势
本报北京8月7日电 记者杜海涛)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其中,出口13.37万亿元,同比增长14.7%;进口10.23万亿元,同比增长5.3%。 ...[详细]
-
作者: 樊志菁[ 上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52.8万,连续19个月增长后,疫情以来失去的就业人数被完全弥补。 ]最新公布的就业数据给7月以来表现不俗的美股敲响了警钟,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美联储遏制 ...[详细]
-
中证网讯记者 张兴旺)11月23日,华为宣布加入国际电联的Partner2Connect数字联盟,承诺到2025年将为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2亿偏远地区人口提供联接到数字社会的机会。华为董事长梁华在 ...[详细]
-
在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和通胀持续的情况下,美国小企业主的乐观情绪在7月份几乎没有好转,仍远低于疫情前水平。全国独立企业联合会NFIB)整体乐观情绪指数微涨0.4点,至89.9,是今年首次回升;该指数在6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