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胁迫跨国企业离开新疆,这是人权之耻

  发布时间:2025-07-09 16:02:2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因为9年前在中国新疆开设的一家工厂,德国大众汽车最近在美西方遭受的政治压力陡增。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日前表示,一家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活动的公司想延长公共)投资担保,这是该国“第 。

原标题 社评:胁迫跨国企业离开新疆,环球这是时报社评人权之耻

因为9年前在中国新疆开设的一家工厂,德国大众汽车最近在美西方遭受的胁迫新疆政治压力陡增。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日前表示,跨国一家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活动的企业公司想延长(公共)投资担保,这是离开该国“第一次因为人权原因”没有批准类似请求。这家公司后来被媒体曝出就是人权德国大众汽车。这是环球继年初特斯拉在新疆开设新的展销厅遭“围攻”后,又一起在新疆的时报社评外企受到无端滋扰的具体案例。

事情已经再明显不过了,胁迫新疆针对所谓“新疆问题”,跨国美西方几股反华力量正合流掀起一场大规模、企业跨领域的离开“胁迫运动”。他们先编造出新疆“强迫劳动”“种族灭绝”等弥天大谎,人权然后利用话语权优势在美西方舆论场“统一口径”,环球打着“人权”的旗号构建新疆话题的“政治正确”,再用这个所谓“政治正确”,对在涉疆问题上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的国际公共人物,以及坚持与新疆开展正常商业往来的跨国企业进行胁迫,在舆论和商业领域制造“寒蝉效应”。其用心可谓狠毒至极。

大众汽车2013年就在新疆建厂了,在这个有25%的员工来自中国少数民族的工厂里,这么多年从没听说过有违反德国或中国劳动标准的“人权丑闻”。如今,大众汽车被逼着在德国媒体面前“自证清白”,不得不为它与新疆合法合规并且双赢的正常商业往来辩护,这本身就是美西方商业文明的大倒退。这些台前幕后的黑手,虽然不能像中世纪欧洲宗教裁判所那样可以将“异端分子”烧死,但他们极尽污蔑抹黑之手法,试图将不受其胁迫的个人或机构绑在所谓“道德”的“十字架”上,在形象上“搞臭”直至“社死”。

由于美西方涉疆舆论的高度扭曲,尽管大众汽车CEO赫伯特·迪斯表示,不会关闭在新疆的工厂,但谁都看得出,他的话说得小心翼翼:大众汽车“没有涉嫌强迫劳动”,“只是想让工厂继续营业而已”。他还称如果大众汽车留在新疆,“对当地人来说会更有好处”。这些都是大实话。这些年,越来越多跨国企业看中新疆优越的投资环境来到这里,它们一方面因为敏锐的商业眼光而得到丰厚回报,另一方面也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是典型的双赢,也是对人权的贡献。

反过来看,那些以维护“新疆人权”为借口的人,干的却是损害新疆人权的事,他们恐吓外企撤出新疆,要强行将新疆从全球产业链中剥离出去,这不是对新疆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直接伤害吗?他们试图破坏新疆的棉花种植、汽车生产,不就是想把新疆老百姓的营生,作为他们“以疆制华”的牺牲品吗?必须要说,这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恐怖主义”,也构成了实质上的人权迫害和种族歧视。

坦率地说,最新的例子发生在德国令人遗憾,它虽然不能代表中德关系的全貌,却是一股难以忽视的逆流。德国政府拒绝为大众公司做“投资担保”,对大众公司在华经营并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它释放出一个不好的信号,默克尔政府时期一直坚持的务实理性对华政策,正被蒙上一层意识形态阴影。一些德国政客和媒体,拿着毫无事实根据的谎言,逼迫本国企业去向美国的霸权“规则”下跪,甚至不惜因此向本国企业捅刀子,于情于理于法都完全说不过去。他们完全被向华盛顿表忠心冲昏了头。

然而时代的潮流不是少数人的唾沫星子就能逆转的。尽管美西方反华势力试图“掐死”新疆、祸乱中国,但违背规律、逆流而动的行为,不得人心,注定失败。无论是之前的特斯拉还是现在的大众,它们在反华喧嚣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正常人都知道,机遇在中国这一边,时间在中国这一边,道义也在中国这一边。

  • Tag:

相关文章

  • 米哈游登记原神3.0版本著作权

    据中国版权保护中心,11月17日,上海米哈游天命科技有限公司“米哈游原神游戏软件”著作权获登记批准,版本号为V3.0。软件开发完成日期为2022年8月17日。
    2025-07-09
  • Netflix一夜市值蒸发3500亿,“优爱腾”慌了?

    受2022年首份季报直接影响,美国时间4月20日的股价再次崩盘,收盘大跌35.12%,市值蒸发近544亿美元,折合3500亿元。盘中市值更是跌破千亿美元大关。财报表现不及预期成为罪魁祸首。数据显示,N
    2025-07-09
  • 新任美驻华大使,为何大花精力搞“副业”?

    3月29日,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隔离21天后正式上任。自上任之后,伯恩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先后会见了日本驻华大使、乌克兰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欧盟驻华大使、瑞典驻华大使、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印度驻华大使、新
    2025-07-09
  • 新西兰通胀刷新32年新高!更多加息还在路上

    市场预计新西兰再次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高达80%。新西兰一季度通胀刷新32年以来新高,再度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周四,新西兰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新西兰一季度CPI同比上涨6.9%,
    2025-07-09
  • 国家卫健委:社会面病例占比较高,与这两个方面原因有关

    11月2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介绍,社会面的病例占比比较高,主要与两个方面原因有关:一是病毒特性。新冠病毒持续演变,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
    2025-07-09
  • 证监会:养老金、银行保险等机构应进一步扩大权益投资比例

    4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全国社保基金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能减弱,国际地缘政治影响加剧,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金融领域
    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