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吨吨!茅台带头,白酒公司猛砸360亿扩产,给谁喝?
又见白酒企业大手笔扩产。吨吨吨茅
5月9日,台带头白(600779.SH)发布公告称,司猛公司计划在邛崃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砸亿拟建设“水井坊邛崃全产业链基地项目第二期”。扩产项目建设包括酿造基地、吨吨吨茅瓶装酒包装中心、台带头白仓储物流基地、司猛国家实验室、砸亿新产品研发中心等,扩产投资总额预计为40.48 亿元。吨吨吨茅
进入2022年,台带头白白酒企业扩产动作不断。司猛在水井坊之前,砸亿已有(600519.SH)、扩产(000858.SZ)、(000568.SZ)、(600809.SH)、(603369.SH)等多家酒企推出了扩产计划,投资额最高超过90亿元。
今年一季度,虽然19家白酒上市公司大都交出了靓丽的季报,但白酒市场整体表现并不乐观。部分酒企,特别是三四线品牌的市场需求并不旺盛,库存压力高企。与此同时,国内白酒产量连续6年下滑,消费需求逐年疲软,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酒企为何争相扩产?
扩产竞赛进行时
白酒行业集中加码产能的序幕,由头部酒企拉开。
今年1月,贵州茅台公告称,决定投资41.1亿元实施“十四五”酱香酒习水同民坝一期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系列酒制酒产能约1.2万吨、制曲产能约2.94万吨、贮酒能力约3.6万吨,建设周期为24个月。
几乎在同一时间,五粮液也发布公告,表示将对制曲车间进行扩能改造,新增原酒产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制曲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等,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7.5亿元。两个月后,五粮液又在投资者沟通会上提出,“十四五”期间,预计投资200亿元,建设粮库、陶坛酒库等项目,产能提升1倍。
二三线酒企闻风而动,陆续加入这场战局。从南到北多个白酒产业带上,硝烟弥漫。
早在2021年年末,泸州老窖就曾拿地扩产。公告显示,泸州老窖全资子公司泸州老窖酿酒有限责任公司以自有资金不超过5.7亿元,购入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的土地使用权,用于生产建设项目。此前,泸州老窖还追加14.63亿元用于酿酒工程技改项目。
今年2月,今世缘抛出90.76亿元扩能投资计划。这家总资产130亿元、年收入60亿元左右的江苏区域酒企,计划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今世缘。而正在由北向南扩张的山西汾酒,则在3月份抛出了一桩金额高达91亿元的技改项目,项目完成后将新增原酒5.1万吨,增加储酒能力13.44万吨。
4月,(600702.SH)发布公告,拟投资建设增产扩能项目,预计总投资70.5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1774亩,建设工期预计为5年。建成后,公司预计将新增年产原酒约6万吨,新增原酒储能约34.25万吨,年新增制曲产能约5万吨。
酒企纷纷扩产,砸下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在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共有16家公司实施或提出产能扩张计划,仅今年年内,宣布扩产计划的酒企拟投入的资金总额就超过360亿元。
大手笔扩产的背后,雄厚的现金储备是酒企的底气。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贵州茅台的账面现金达1786亿元;五粮液2021年营收超过660亿元,净利润近234亿元,截至去年年末,仅存放于集团财务公司的存款金额就高达346.4亿元。此外,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的银行账面也分别躺着134.9亿元和60亿元。
政府政策的加持也为酒企扩张提供了支撑。今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提出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2月8日,贵州省发改委官网发布2022年贵州省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计划年度完成投资4214.1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其中酒类相关项目共58个,总投资额超过737.4亿元。
抢占中高端
此轮白酒行业扩产热潮,与企业的高端化战略有关。
白酒分析师蔡学飞告诉时代财经:“茅台、五粮液等头部酒企,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产品结构的高端化,它们扩产,更多是为了增加优质产能,为未来的高端市场产品竞争做储备。”
虽然目前国内白酒总体产能持续下滑,但业内有观点认为,行业内优质白酒并不多。中国酒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延才曾对外表示,高品质白酒市场供给不足1%,长期不缺酒但长期缺好酒。
今世缘此前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也称,随着消费持续升级,人们少喝酒喝好酒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蔡学飞对时代财经指出,中国酒类消费结构升级迅速,次高端与高端消费市场扩容明显,消费者的品质化消费需求也在扩大。“目前白酒的优质产能,特别是产区内名酒的优质产能还是相对缺乏。”
酒水分析师欧阳千里也告诉时代财经,过去,有原酒企业会给名优白酒品牌供应原酒,但如今,这种现象几乎消失。“在消费者的逻辑中,酒企的优质白酒需要自产自酿,而非购进其他酒企的白酒进行调配、分装、销售。在消费者眼中。优质白酒产能要有两个条件,即优质的品牌和酒体,这也是名优酒企近年来不断扩产的原因。”欧阳千里说。
对于酒企来说,提升优质白酒产能的占比,直接换来的是真金白银。在2021年6月举行的2020年股东大会上,五粮液曾提出要提高名酒率,当时其浓香产品名酒率仅20%。据五粮液测算,名酒率每提高1%,年可增加1000吨优质酒;增加10%,五粮液可增加200亿~300亿元的销售收入。
除此之外,白酒新增产能需要在投产一定时间后才能形成市场供应,这也是酒企争相扩产、提前布局的另一原因。酒业营销专家肖竹青告诉时代财经:“酱香酒需要在酿造5年后才能够形成市场供给,浓香白酒要形成高品质基酒也需要3~5年的时间。”
销售下滑,内卷加剧
酒企不断扩产扩建,但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需求却在下滑,这也让不少人疑惑,这么多酒以后能卖给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白酒产量峰值出现在2016年,此后便呈现连续6年下降的趋势。相较于2016年峰值,2021年的白酒产量下降47.3%。
实际上,不少试图扩产的酒企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饱和。除了贵州茅台和泸州老窖,五粮液、山西汾酒、舍得酒业和今世缘在2021年的产能利用率为74.9%、87%、72%和90%。
酒企轰轰烈烈的扩产运动,也在不断加剧行业的两极分化。酒业自媒体酒业家此前曾对全国33家样本区域酒企2021年的销售状况进行统计,11家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下规模酒企,超过7成业绩下滑,下滑幅度为10%~40%。
另据公开数据,2020年1月~11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为1040家,而2017年有1593家,行业加速出清。
欧阳千里告诉时代财经,头部酒企大力扩产,同时也在进行全国化扩张,势必会对中小酒企造成挤压,未来的酒业格局或许是“二超多强”,而剩余的酒企将渐渐退守根据地成为特产品牌。
申港证券在研报中分析称,在白酒行业总产销量下滑的背景下,本轮扩产热潮预计并不会扭转全行业产销下降的趋势,而更像是一种结构性调整;与之对应,白酒市场或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责任编辑:知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广州报道在外部环境持续波动下,今年手机厂商普遍承压。几乎没有预留喘息余地,行业就转瞬从元器件紧俏转换成需求不济带来的库存积压。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一些厂商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8日报道 据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11月7日报道,作为新老板埃隆·马斯克全球裁员行动的一部分,推特公司解雇了其在印度的90%以上的员工。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此前在印度有200多名员工,此次 ...[详细]
-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7日晚,据美国媒体The Athletic报道,芬威体育集团FSG)已将英超利物浦俱乐部挂牌出售。目前尚不清楚交易最终是否会达成,但芬威集团正在聆听报价,并已经聘请美国投行高盛 ...[详细]
-
野村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01415)“买入”评级,预计2021-24财年将实现43%的盈利复合年增长率,目标价18.03港元。自2009年起,公司一直以来是苹果AAPL.US)手机镜像模组CCM)的制 ...[详细]
-
今天上午, 汽车官方微博发文称,将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一6000元不等,具体车型的调价通知将另行发布。第一财经记者今天以投资人身份致电比亚迪投资者 ...[详细]
-
瑞典房地产市场的困境在上个月进一步恶化,利率上升和消费者对能源成本的担忧进一步推低了独栋住宅的价格。根据房地产中介机构Svensk Maklarstatistik的统计数据,在新冠疫情期间涨幅较大的瑞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刘艳美水稻、小麦单产不断突破,但玉米和大豆单产,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保存的种质资源数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但国内资源 ...[详细]
-
永联丰控股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269万港元同比增加37.33%
08617)发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9个月业绩,该集团取得收益1.01亿港元,同比增加13.6%;期内溢利3269万港元,同比增加37.33%;每股盈利8.17港仙。公告称,集团的收益增加13. ...[详细]
-
来源:国际金融报9月1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在北京正式开展。具有十年历史的服贸会与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并列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本届服贸 ...[详细]
-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今年是1964年有记录以来,西班牙第三干旱的年份,加上今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天气,给西班牙35万油橄榄种植户造成了严重冲击。根据专家和相关机构的预计,今年西班牙的油橄榄产量将不足去年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