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未盈利药企业绩分化 两家公司有望“摘U”

因首次实现盈利,摘U又一批A股未盈利上市药企有望“摘U”。未盈望据《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利药截至2月2日,企业18家科创板未盈利上市药企中,绩分已有17家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化两整体看业绩分化明显。摘U其中,未盈望、利药两家药企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均为正,企业有望正式取消特别标识U。绩分
1月30日,化两艾力斯公布了2022年度业绩预盈公告,摘U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至1.51亿元,未盈望比上年同期增加1.08亿元至1.33亿元;预计2022年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791.82万元至9333.06万元,利药由亏转盈,比上年同期大增1.40亿元至1.55亿元。对于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艾力斯表示,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较大,因公司核心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商业化推广稳步推进,其二线治疗适应症于2021年底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2年全年实现销售放量;其一线治疗适应症于2022年6月获批,进一步带动产品销量。
艾力斯于2020年12月2日登陆科创板,上市两年多来,经营业绩持续改善。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该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11亿元、0.18亿元,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7亿元、-0.62亿元。
上海谊众则成为另一家有望“摘U”的科创板医药企业。该公司在业绩预告中表示,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0亿元至1.60亿元,上年同期为-399.71万元,实现由亏转盈。同时,预计2022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0亿元至1.20亿元,上年同期为-1773.27万元。对于业绩变化的原因,上海谊众也表示,与2021年末公司正式开展核心产品紫杉醇胶束的商业化生产及销售工作有关。
据悉,科创板允许满足条件的未盈利企业上市,但需在股票名称后加“U”。如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的,即可取消特别标识U。这也意味着,在正式的2022年报公布后,若上述两家药企的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均为正,便有望正式“摘U”。
2022年,科创板已有多家上市药企成功“摘U”。
2021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9.14亿元、17.97亿元。根据相关规定,由于康希诺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均为正,符合“上市时未盈利公司首次实现盈利”的情形。公司A股股票简称于2022年3月29日取消特别标识,由“康希诺-U”变更为“康希诺”,成为科创板首家成功“摘U”的医药生物公司。也公告称,公司首次实现盈利并于2022年5月5日取消特别标识。2021年,百奥泰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0.36亿元。
不过,康希诺、百奥泰最新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却表现不佳。康希诺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为-9.96亿元至-8.30亿元;预计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1.34亿元至-9.45亿元。百奥泰也发布了业绩预亏公告,称2022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5.40亿元至-3.8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80亿元至-4.20亿元。
目前,科创板仍有多家上市未盈利药企,业绩表现明显分化,部分药企近两年亏损幅度有所缩小,逐步接近“摘U”条件。
日前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0万元到3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不过,该公司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仍预计为-1285万元到-1085万元,并未满足“摘U”条件。
同时,也有部分公司最近三年的净利润持续下跌。Wind数据显示,从目前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仍有14家上市药企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6亿元、-24.55亿元,亏损幅度相比2020年、2021年继续扩大。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0亿元、-7.90亿元,亏损幅度同样高于前两年。
相关文章
- 【日本松下将强化海外业务 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比拟增至2成】财联社11月23日电,日本松下公司22日召开面向投资者说明会,透露将以暖气等空调产品为中心,强化海外业务。目前所有业务的销售额中,日本国内约占一2025-07-09
前7个月安徽省各项贷款增加6669.67亿元 超去年全年贷款增量
转自:安徽日报8月23日,记者从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获悉,截至7月末,全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2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6669.67亿元,已经超2025-07-09- 引言市场对目前价格是以01合约作为定价中枢,并且通过基差、月差给出现货及09合约的利润。现阶段随着原料供应逐步恢复,PTA现货最为紧张的阶段已经过去。近期9-1月差的走强,更多是价差结构性调整的表现,2025-07-09
永安期货:宏观与美豆基本面共振豆粕偏强 豆粕四季度何去何从?
摘要:春节过后,俄乌冲突及宏观题材持续引领商品市场走势。俄乌冲突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的担忧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推高,在南美旧作持续减产的背景下,受到战争和3月我国进口大豆到港不足的提振持续走强;此2025-07-09-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保险资金助力科技发展持续取得进展,险资投资“专精特新”企业尚面临哪些难点?在2022论坛年会上,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贾飙表示,近年来,保险资金2025-07-09
- 商业周刊跌至13年低点后,韩国加强对韩元的监测。韩当局警告,正密切关注海外的任何投机因素。韩国财长Choo Kyung-ho在与央行、监管机构及市场参与者进行讨论后表示,由于外部环境对汇率构成压力,存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