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无人驾驶将可上路!深圳出台国内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

无人驾驶将可上路!深圳出台国内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

时间:2025-07-06 16:29:28 来源:骨肉未寒网 作者:休闲 阅读:263次

深圳新兴领域的无人网联突破性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将于8月1日起实施。这是驾驶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明确规定列入产业目录的上路深圳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出台方可上道路行驶。国内管理其中,汽车无人驾驶可在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划定的法规区域、路段行驶。无人网联

授权行政区全区域开放道路测试

智能网联汽车,驾驶是上路深圳首部指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替代人的操作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汽车。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全球的出台创新热点,作为创新之都,国内管理深圳的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路”全国。数据显示,法规2021年,无人网联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营业收入1066亿元。

然而,原有针对传统汽车的法律制度以及监管模式,已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智能网联汽车面临车辆不能入市、不能上牌、不能运营收费等许多难题。市人大常委会运用特区立法权,对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从道路测试、准入登记,到使用管理、交通违法及事故处理等进行全链条立法,全力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扫除法律障碍。

“道路测试”是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重要环节,截至去年我市已开放的测试道路是145公里。《条例》在尽力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活动提供便利,授权市人民政府可以选择车路协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行政区全域开放道路测试、示范应用,且将审批权限下放给全域开放的区相关主管部门。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建设道路和交通场景仿真模拟平台,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进行仿真测试和技术验证。

市交通局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有了法规依据,早则今年下半年晚则明年,我市将在适合的行政区全区域开放道路测试。

列入产品目录并登记方可上路

我国对机动车产品进入市场实行准入管理制度,未列入汽车产品目录则无法销售、无法注册登记、无法正式上路行驶。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仍处于大规模研发投入阶段,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要像传统机动车产品一样上市销售,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前提。

《条例》要求,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应当根据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生产者的申请,将符合深圳市地方标准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列入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同时,鼓励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行业协会参考国际先进标准,组织智能网联汽车和相关行业的企业、机构,制定引领性、创新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及相关团体标准。

列入国家汽车产品目录或者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的智能网联汽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路行驶。未列入相关产品目录的,不得在深圳市销售、登记。

自动驾驶模式下要开启指示灯

《条例》将智能网联汽车划分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三种类型。为避免对当前道路通行秩序造成重大影响,消除社会各界的担忧,条例作了一系列规定。

首先,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提示规则,要求汽车配置自动驾驶模式外部指示灯,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时应开启指示灯向其他车辆和行人发出明显的安全提示。

其次,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驾驶人的接管义务,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的驾驶人,在自动驾驶系统提出动态驾驶任务接管请求时,应当响应接管请求并立即接管车辆。

同时,强化售后服务责任,要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建立健全产品售后服务机制,在车辆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故障或者紧急状况时,提供及时全面的技术支持或者救援服务。

明确交通事故责任划分

自动驾驶出交通事故谁担责?这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此,《条例》作出明确规定,一是有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违法或者有责任的事故,由驾驶人承担违法和赔偿责任。二是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无驾驶人期间发生交通违法或者有责任的事故,原则上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违法和赔偿责任,但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罚不适用驾驶人记分的有关规定。三是交通事故中,因智能网联汽车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车辆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依照上述规定赔偿后,可以依法向生产者、销售者请求赔偿。

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被搜集和掌控。为加强数据保护,《条例》规定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应当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隐私保护方案,并将存储数据的服务器设在中国境内。未经批准,不得向境外传输、转移相关数据信息。禁止利用智能网联汽车非法收集、处理、利用个人信息、与本车辆行驶和交通安全无关的信息和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11连板大涨185%后“凉了” 天鹅股份开盘遭遇“踩踏式”跌停
  • 百瑞赢:承压5日线 大盘冲高回落
  • 北汽集团回应与小米商谈制造电动车传闻:不知情
  • 央行:将部分外资银行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
  • 定档引发多只影视股大涨!电影《阿凡达2》后劲到底有多足
  • 东吴证券:维持京东集团-SW买入评级 二季度营收及利润均大超预期
  • 城市,要为极端天气做好准备了
  • 美光科技考虑在德州奥斯特附近建芯片厂,投资或达1600亿美元
推荐内容
  • 智己汽车:8月销量达1007台,环比增长23.4%
  • 26日18时起 成都全市核酸检测点实施48小时内混检免费
  • 中国医药公司100强涨幅榜:华东医药、天坛生物、复星医药上市来涨超80倍 同仁堂、威高股份、新和成涨超70倍
  • 花旗:上调中石油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升至4.4港元
  • 养老金二季度调仓动向浮现 集中持有医药和电子行业
  • 中信银行副行长:全力以赴加大信贷投放,希望规模与去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