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证券唐圣波:局部性银行风险不影响整体金融系统
来源:国际金融报
北京、野村银行上海等地疫情进入扫尾清零阶段,证券各行各业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唐圣体金统疫情后的波局部性不影银行业该如何发展?
野村证券中国金融和金融科技研究主管唐圣波近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后的风险银行业仍旧以“稳”字当头,虽然部分区域型银行有风险,响整但不影响金融系统的融系整体稳定。
推动稳经济措施落地
疫情发生后,野村银行监管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稳经济保增长,证券银行和保险业作为社会的唐圣体金统稳定器,该如何推动这些政策措施落地?波局部性不影
唐圣波表示,政府其实从去年12月开始就出台了稳经济的风险政策,因为去年下半年经济就面临一定的响整压力,今年上海等地的融系疫情使压力进一步变大。从银行角度来讲,野村银行有三种做法:一是降息,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这是金融企业对实体经济最大的支持。
二是加大对普惠金融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可以看到,普惠金融贷款的占比过去几年一直在稳步提高,这与银行的大力支持有很大关系。
银保监会近日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银行业和保险业持续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2022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53.4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6万亿元,同比增速22.6%。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6.3万亿元。2022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4.5%。赔款与给付支出4513亿元,同比增长16.1%。2022年一季度末新增保单件数118亿件,同比增长8.2%。
三是降费,或是对信贷还款暂缓和贷款展期。2020年疫情后,银行也曾针对企业推出一轮展期。另外,这轮的贷款展期还纳入了个人,比如,消费贷款或者房贷面临压力的话,银行业也考虑进行展期。
除了这些以外,今年还有银行提供了很多项目性的贷款,比方新基建、绿色金融、新能源等板块的银行贷款高速增长。
区域型银行风险暴露
唐圣波认为,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的经营风险是有的,但暴露的更多是局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的管控是得当的。
近期看到局部地区的风险暴露,比如河南村镇银行取款难的事件,唐圣波认为,这些发生在农村或四线城市等压力较大的地区,特别是一些局部地区的经济与房地产的相关度很高,在地产政策的管控中影响当地政府的收入,反过来又会影响当地的一些银行。
从贷款数据增长来看,唐圣波指出,银行业出现明显分化,国有大行及大型城商行的业务增长稳健,而区域型的银行贷款增长速度放缓,尤其是受地产政策的高压监管。
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商业银行利润和风险抵补能力方面,2022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595亿元,同比增长7.4%;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92%,较上季末上升1.27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9%,较上季末上升0.11个百分点。2022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资银行分行)资本充足率为15.02%,较上季末下降0.11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25%,较上季末下降0.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较上季末下降0.09个百分点。
“从我们跟踪覆盖的银行可以看到,拨备率持续提升。现在相比疫情前的水平明显高了不少。即使出现一些风险的暴露,银行也有一定的缓冲余地。局部的金融风险不会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特别是银行系统风险管控的情况。”唐圣波表示。
(责任编辑: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