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深度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袭 智慧出行将改变什么?!

深度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袭 智慧出行将改变什么?

时间:2025-07-06 13:09:06 来源:骨肉未寒网 作者:综合 阅读:404次

(第五届进博会)深度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袭 智慧出行将改变什么?深度

中新社上海11月6日电 (记者 王恩博)无人驾驶、新能源风潮、丨第智能网联……随着各类新兴技术与汽车产业加快融合,次工出行出行领域正愈加轻量、业革清洁、命袭智能。智慧

资料图。将改航拍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深度 殷立勤 摄

第五届进博会期间,丨第多位业内人士在6日举行的次工出行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智慧出行论坛上指出,由此带来的业革一系列变化值得关注与期待。

有了人工智能、命袭5G等新科技手段“加持”,智慧智慧出行更新着人们的将改驾乘体验和出行方式。

用高通公司首席商务官吉姆?深度凯西的话说,汽车正成为“车轮上的联网计算机”。汽车连接到“云”上,更具沉浸感的座舱体验,电气化转型,先进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趋势,全新的出行服务和智慧交通系统——以上所有都在改变人们的驾乘和出行体验。

他举例说,5G带来先进的高速连接,赋能了全新的多用户车内体验,包括基于“云端”的视频串流和在线游戏。能够在汽车、用户和地点之间实现快速可靠的上传、处理和发送。此外,5G还为自动驾驶铺平道路,让汽车更安全便捷、更具生产力。

随着智慧出行在全球范围的需求不断增长,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认为,这有望改变传统交通模式,颠覆原有个人和公共出行方式,更安全、更智能、更可持续地整合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车辆和用户,同时改善地方及区域交通状况,带来社会效益。

在智能化与新能源两大发展方向引领下,历史悠久的汽车行业也将迎来“洗牌”。

新能源汽车已成大势所趋。以中国市场为例,201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28万辆,2021年跃升至352.1万辆。截至今年9月,中汽车保有量已占全球一半以上。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主任武雅斌注意到,本届进博会汽车展区中,奔驰、宝马等德国企业,以及众多日本、韩国企业都带来了其氢能源电池整车。

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及环球企业银行中国区总裁黄健表示,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充电设施不断完善,以及政策强有力的支持,就中长期趋势而言,看好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需求发展。据该公司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46.3%。

从车险这个侧面也能观察到变革的深入。近年来,中国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越透露,在此背景下,太保目前已为超过20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逾2万亿元人民币保险保障。他感叹道,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犹如按下“快进键”。

展望未来,智慧出行激发的无限可能,还有望持续拓展各领域发展空间。

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为例,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指出,这不仅能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而且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升级,发展潜力巨大。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格尔德·穆勒亦表示,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正引领汽车制造业变革。与此同时,各方需要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使世界走上更加绿色的出行之路。他强调,汽车行业对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至关重要。

“智慧出行仅仅是一个开始。”常启德预计,随着新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在车辆管理中的应用,未来10年将出现更多创新。互联供应链、M2M通信、机器学习和预测分析的不断发展,将促进供应链控制能力、可视性和响应能力更上一层楼。这为各种非传统和跨行业参与者的未来合作伙伴关系开拓了空间。(完)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外盘头条:纽约联储行长透露利率将超3.5% 瑞信再次下调全球股票评级 警告前方将有更多痛苦
  • 瑞信计划为与改组相关的高级经理提供3.8亿美元奖金池
  • 美国科技巨头业绩集体受挫 “断臂”之余寻路创新增长点
  • 特斯拉重回200美元 股价较年初低位接近翻倍
  • 辽宁沈阳市内九区:暂停中小学、托幼机构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线下教学活动
  • 因流动性疲弱,惠誉下调世纪互联本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
  • 耀才证券植耀辉:美股反覆造好 港股料续整固
  • 二次触发熔断!土耳其股市暴跌,油市也被波及?
推荐内容
  • 刘强东:明年1月起京东高管降薪10%-20%、100亿投向基层员工
  • 美团重挫8% 此前抖音称与饿了么合作的外卖业务目前只在部分试点城市进行
  • 比亚迪产能“狂飙” 今年或冲击400万销量目标
  • 一加首款机械键盘 Featuring Keyboard 81 Pro 发布:可更换键轴,配三段式开关
  • 世界杯首位进球的00后球员,有何底气拒绝曼联?
  • 阿里确认正开发类 ChatGPT 产品,已进入内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