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国持续现百货“关店潮” 外资百货受冲击明显!

中国持续现百货“关店潮” 外资百货受冲击明显

时间:2025-07-05 20:44:10 来源:骨肉未寒网 作者:综合 阅读:832次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庞无忌)自2012年开始出现的关店潮一轮中国百货业关店潮仍在持续。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5日发布的中国资百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持续冲击中国各地有38家大型连锁百货门店关闭或明确即将关闭。现百其中,货外货受关店数量最多的明显百货品牌为百盛百货、马莎百货,关店潮各为5家;其次为伊藤洋华堂,中国资百关店数量为4家;王府井百货、持续冲击中都百货、现百NOVO百货、货外货受宝莱百货,明显尚泰百货等百货品牌,关店潮在二三线城市均有关店现象出现。中国资百2015年开年以来,持续冲击天津、北京等地亦有百货宣布歇业。

  据睿意德统计,在近一年多百货业态关闭的门店中,外资百货企业占比57.89%,内资百货企业占比42.11%,外资百货受到冲击更为明显。比如,早期进入中国的百盛、伊藤洋华堂等百货企业,在国内百货以及电商的双重冲击下,明显收缩。

  对此,RET睿意德董事索珊分析称,早期百货业态的竞争焦点在于货品的丰富度,而现在,竞争焦点已经转变为谁更懂市场和消费者。

  在电商冲击下,货品丰富不再占有优势,在快经济、快文化下占主流的快时尚竞争下,若无法及时调整,即会影响到品牌的总体经营。但大多数外资百货的决策层面在海外,其经营策略的调整很难应对区域市场及时调整,这也使它们在消费者更敏感、更善变时代遭遇到重要挑战。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赵瑞华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此轮关店潮最为集中的城市为北京、杭州、常州和青岛,也就是沿海或外资百货进入较早的城市。

  赵瑞华分析称,相比内地城市,这些城市的消费者需求发生了更大变化。现在消费者希望在商场中完成他们的聚友、购物、休闲的综合需求,并在功能业态丰富性、空间体验感、服务完备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多数百货仍然是一个更重视“商场”本质——卖东西的场所。换而言之,百货公司与当下主力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产生了错位,让消费者渐渐疏远了百货公司。这种错位在沿海及经济发达城市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完)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众鑫股份IPO:财务内控问题较多 持续盈利能力面临多重挑战
  • 平安银行业绩快报:2022年净利润455.16亿元 同比增长25.3%
  • 中信建投证券2名保代遭警示:在生泰尔IPO过程中存违规行为 核查程序执行不到位
  • “打铁”“收猪”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稳价频频“出招”
  • 北京地铁昨日客流量较上月同期降幅超五成
  • 非法收受巨额财物、违规进行营利活动,原南昌银行副行长黄文杰被开除党籍、取消待遇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于沈波、刘乐国、傅小东、马永良提起公诉
  • 开年“妖股”遭主力资金抛售,高管披露减持计划!5股获主力抢筹超5亿,医药龙头爆出利好
推荐内容
  • 美国投资者爆买中国看涨期权
  • 亿都(国际控股)1月16日斥资35.65万港元回购11.6万股
  • 1月16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金发拉比收获4连板 通达股份、泰永长征实现3连板
  • 加州正式实行《薪资透明法》:从硅谷高管到临时工,年薪全起底!
  •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发布最新公告!
  • 尼泊尔发生“30年来最严重空难”,对旅游业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