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专家、企业这样看

  发布时间:2025-07-08 22:20:4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近年来,随着消费健康化和控制体重等需求的增长,无糖饮料的热度也在快速上升,但无糖饮料使用的代糖如阿斯巴甜、赤藓糖醇等也在市场上引发了诸多争议,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无糖饮料是否对身体有害。今日,一则关于无糖 。

近年来,无糖随着消费健康化和控制体重等需求的饮料业样增长,无糖饮料的糖饮热度也在快速上升,但无糖饮料使用的料危代糖如阿斯巴甜、赤藓糖醇等也在市场上引发了诸多争议,害更问题的大专关键就在于无糖饮料是否对身体有害。

今日,家企一则关于无糖饮料的无糖讨论再次冲上了热搜榜。有北京医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饮料业样代糖食品尤其是糖饮很多的无糖饮料,所谓的料危零糖、零脂、害更零卡路里的大专饮料,其实对人体是家企没有好处的。并表示,无糖很多研究发现,长期喝无糖饮料,如果它是加了甜味剂,比如说像三氯蔗糖、阿斯巴甜、木糖醇等等,这些含有甜味的代糖饮料,它和含糖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发生方面,并没有本质区别。相反这些无糖的、甜的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方面,可能比我们喝甜的含糖的饮料危害会更大。

这一说法也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不少网友产生了疑问,到底无糖饮料会不会引发健康问题?

记者了解到,无糖饮料中的代糖就是食品甜味剂,目前食品饮料行业常用的食品甜味剂主要有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营养性/低倍甜味剂以及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等人工合成的高倍甜味剂,还有一些天然高倍甜味剂,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

曾有国内食品企业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这一类甜味剂多数为天然提取物或化学品,可以在没有卡路里摄入的情况下赋予食品和饮料甜味,比如糖醇类代糖,食用后并不会被人体吸收,因此不会产生热量摄入,但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腹泻等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曾多次在行业论坛上表示,甜味剂既满足了人们对甜口感的要求,又不更多摄入热量,甜味剂是一种添加剂,是政府所批准的,经过批准的甜味剂的品种和规定的使用量以内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的食用。目前市场甜味剂的种类增长的同时,质量也提升,消费者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而且饮料行业要发展,用甜味剂取代糖,也是一个趋势。

据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我国对于添加剂管理非常严格,在批准每种添加剂使用之前,都要经过很多科学研究和数据支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有没有致畸、致癌等各种各样的毒性测试,没有问题才会批准使用。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外界对于代糖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近期WHO公布的一份使用非糖甜味剂对健康的影响研究综述中表示,测试发现非糖甜味剂使用会让成年人的体重减少,但对血糖、胰岛素、血脂等没有显著影响,但长期使用是否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目前还尚无定论。

在钟凯看来,市场上之所以会出现无糖饮料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的认知,问题或不出在无糖饮料身上,部分消费者并不是用甜味剂替代糖,而是在饮用有糖饮料的同时,额外增加了无糖饮料消费,这样能量摄入并没有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疫情下国内饮料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无糖饮料依然保持增长。

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发布《2021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无糖饮料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保持增长势头,预计未来5年内实现翻番,2025年增至227.4亿元规模。

企业的财报数据也透露了无糖饮料的潜力。8月23日,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之一、中粮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食品有限公司(0506.HK)在2022年中报中表示,其旗下汽水无糖汽水表现继续优于传统汽水,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 Tag:

相关文章

  • 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全方位对标同行业头部企业…国资委最新要求!

    “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三年行动工作台账完成率均超过98%。”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9月1日召开的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补短板强弱项专题推进会上如
    2025-07-08
  • 苹果发布适用于AirPods 2/3/Pro 1/Max的新固件5B58

    苹果今天为 AirPods 2、AirPods 3、初代 AirPods Pro 和 AirPods Max 推出了新的 5B58 固件,在 5 月份发布的 4E71 固件上进行了升级。另外本周早些时
    2025-07-08
  • 记得升级!Win11新补丁修复AMD处理器安全漏洞

    近日,微软发布了针对Win11到Win7的11月“星期二补丁”,其中,Win11的补丁修复了AMD处理器中存在的一个漏洞。据悉,该漏洞代号为“CVE-2022-23824”,几乎影响了锐龙7000系以
    2025-07-08
  • 港股“乍暖还寒” 机构捕捉机会

    ● 本报记者 葛瑶 见习记者 张一雪经历了11月初的大涨后再度迎来回调。不少港股基金在震荡中捕捉机会,稳中求进。Wind数据显示,11月1日至7日,有统计的36只投资于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累计收益率
    2025-07-08
  • 异常火热的跨界锂电,生意好做吗?

    不能忽略锂电产业的技术特点,以及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的可能性。11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59万元/吨,连续8个交易日未发生涨跌。这一价格,约等于2020年6月平均4.1万元/吨
    2025-07-08
  • 丰田、索尼等8家日企抱团:发展超算、AI、下一代半导体

    观察者网讯)据日本共同社11月11日消息,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当日宣布了在日本大规模生产用于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AI)的下一代半导体的新战略,其支柱是日本政府将向丰田汽车、索尼集团和NTT等8家公
    2025-07-08

最新评论